Image

七带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

1、 技术要点
(1)亲鱼强化培育
  通过小黄鱼、海肠子性腺、沙蚕、牡蛎肉、维生素E、膨化料、配合饲料混合加工制成的软颗粒饲料,进行亲鱼培育,投喂的饵料量为鱼体重的3%~4%,养殖驯化期间保持水温12~24 ℃,盐度26~30.8,pH 值7.12~8.16,DO值4~5mg/L。亲鱼强化培育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鲜小黄鱼、鱿鱼、鲅鱼,并加入适量营养剂促熟强化及性逆转激素。根据七带石斑鱼的生理生态发育特点在亲鱼培育车间内建立了升温控温设施,采取逐步升温方法,每1周提高水温1℃,筛选出优质亲鱼,通过三个月的升温促熟培育强化,取精检查挑选雄鱼,注射催产激素催产开展人工催产。

(2)人工授精
  通过激素诱导产卵,进行人工授精。待雌性亲鱼腹部膨大且松软,挤压有成熟卵流出,雄鱼亲鱼有白色精液流出即可进行人工受精。用捞网捞取亲鱼先进行麻醉后放置至操作台,上铺有20cm厚海绵,约1m×1m大小,避免操作过程对亲鱼造成损伤;同时用湿毛巾遮盖亲鱼眼睛,避免光线刺激。采用干法授精,洗卵后放入网箱孵化。孵化网箱用120目筛绢,和木制框架,漂浮于孵化池水面。孵化过程中网箱内微量充气,网箱外部充气量较大。每天进行流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3)苗种培育
  仔、稚、幼鱼的培育水温为24.0~26.5℃,盐度为30.8~28.3,光照强度1500-2000lux,避免直射光。所用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及其担轮幼虫、小s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和鱼虾糜。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经小球藻和鱼油营养强化,具体为初孵至2天此阶段不换水、不投饵;3天后以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和SS轮虫作为开口饵料,6天后开始投喂S型轮虫;10天后,仔鱼开始摄食L型轮虫,到17天后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40天后开始投喂冷冻大卤虫,55天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

2、技术先进性
  该技术体系首次集成建立了一条由亲鱼引进驯化养成—亲鱼选择与培育—亲鱼控光—产卵与受精—人工孵化管理—仔鱼培育—苗种管理养成等多项技术组成的人工繁育技术路线,实现了七带石斑鱼苗种的规模化繁育,该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Image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电子标识编号:CA160000000610029530001  鲁ICP备2021036265号

© 主办单位: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邮政编码:266104

⟰ 单位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游云路7号 ☎ 电话:0532-89016518 ☏ 传真:0532-8901651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