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电子标识编号:CA160000000610029530001 鲁ICP备2021036265号
© 主办单位: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邮政编码:266104
⟰ 单位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游云路7号 ☎ 电话:0532-89016518 ☏ 传真:0532-89016514

1、技术要点:
(1)亲鱼培育与生殖调控技术
亲鱼密度保持为每平方2kg~3kg。培育用水为砂滤海水,流水培育,日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4倍~5倍(前期为2倍~3倍)。连续充气,培育水温8℃~9℃,盐度28,pH7.8~8.2。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光照强度100lx~500lx。
控光时间前期L12h :D12h,后期L14h:D10h。
使用饲料为自制的鲜冻的湿性颗粒配合饲料(玉筋鱼,鲅鱼,黄花鱼、鱼粉、鱿鱼、活沙蚕、杂虾类)。饲料中添加多微、卵磷脂等添加剂,加强亲鱼营养,以促进亲鱼发育。日投喂量体重的1%~2%,日投喂两次。每日放水排污2次以上,根据池底污浊情况,定时清刷,一般15d清刷1次。1个月倒池1次,对亲鱼培育池彻底清洗消毒。
光控:自然光周期10L:14D时,即开始调整亲鱼培育的温光条件,控制光照强度在300lx~500lx,光照时长10h(6:00~16:00)。至2月初培育水温升至9℃~10℃时,控光周期调整为12L:12D,之后每14d调整一次光照,3月份控光周期为13L:11D,保持温度不变至采卵开始。
温控:培育水温10.5℃为起点,按照0.2℃/d的速度降温至6℃,维持此温度培育5d后,再以0.2℃/d的速度升温至10℃进行促熟培育。
(2)人工采卵与干法授精
将所挑选的雄鱼及待产雌鱼轻置于采卵平台,用干净、润湿的软布覆盖其眼部及背部,露出生殖孔,使用蘸碘酒的棉球轻擦消毒后,由后腹部沿生殖腺走向朝头部方向轻压前推,观察有精液、卵子流出后,即用洁净玻璃滴管收集(精液)或盛入玻璃烧杯中(卵子)。此过程中应注意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
采卵40ml~50ml后,即可将纯净精液2~3滴滴入卵子中轻柔搅拌均匀,2min~3min后加少量清洁过滤海水,用10mg/l~15mg/l的PVP-I浸洗3min~5min消毒,然后用盐度35左右清洁海水冲洗,于玻璃量筒中静置10min~15min,以分离沉卵(未受精卵及过熟卵)和浮卵(受精卵),同时结合镜检,以避免受精卵的损失。
(3)受精卵孵化
采集的受精卵用10×10-6~15×10-6的PV碘液浸泡处理5min,清洗干净后放入80cm×60cm×60cm的80目孵化网箱中孵化。放卵的孵化箱置于预先备好的水泥方池(规格为10立方米)中,池内充纯氧和空气,网箱底部加一气石连续微量充气孵化,并随时对卵子进行连续观察,及时清除水面的污物,每次孵化结束统计受精率、孵化率等数据。受精卵孵化密度 5×105粒~7×105粒/箱,孵化水温9℃~11℃,盐度33,pH7.9~8.2,溶氧量6mg/L~8mg/L,光照强度500lx~800lx,连续微充气。
(4)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池以圆形池为好,池深120cm,育苗用水为自然沙滤海水(初期加海盐提高盐度至33~35)。条斑星鲽仔鱼个体大,仔鱼布池的密度以0.5×104~1×104尾/m3为宜,池水80cm~100cm。苗种培育时光照以1000lx~1500lx为宜,适宜水温为13℃~17℃,随着苗种的生长逐渐升高培育水温,水温日变化不超过1℃,适宜盐度27~32,培育过程中要求盐度恒定,pH值为7.8~8.2。要求水中连续充气,前期仔鱼(10日龄)培育时采取微弱充气,池水保持缓慢波动状态,后期(20日龄后)逐渐加大充气量,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氨氮应在0.02mg/l以下。培育前5d逐渐加水至120cm,以后每天采取同温换水方式,并随鱼苗的生长逐渐增大换水量,开口期10日龄换水率为10%~20%,20日龄时增至30%,以后随鱼苗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换水率逐渐增大到50%~100%。每日吸底,清除污物1次。
仔鱼入池后,保持池水中小球藻浓度为10×104~30×104ind/ml,为轮虫强化提供饵料。仔鱼一般在孵出后6d~7d开口,消化系统开通,肠道逐渐变粗。孵出后8d开始投喂经过小球藻和营养强化剂强化过的轮虫,保持池水中轮虫密度2ind/ml~3ind/ml。孵出后9d可见稚鱼肠道中开始有食物。每日微充气恒温静水培育。孵出17d左右,可以投喂经营养强化后的卤虫无节幼体。鱼腹部变宽,消化道在鱼体腹部下方下垂,腹部明显地凸出,肠道和胃膨胀变粗。开始可以保持池水中卤虫无节幼体密度0.5ind/ml~1ind/ml,以后逐渐增加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量,增至1ind/ml~2ind/ml后保持密度,减少轮虫投喂量。每天吸底清污1次,每日换水20%~30%。孵出30d以后,鱼苗进入伏底变态阶段,再经过5d~15d的时间,变态基本完成,幼鱼进入伏底生活状态。减少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量,可以逐渐增加投喂大卤虫成体量(占体重的2%),经过3周的转换,开始逐渐进行配合饲料的投喂驯化。经过80d~100d的培育,幼鱼全长可达50mm以上,达到苗种出售规格或进行人工放流。
2、技术先进性:
该技术根据条斑星鲽的生态习性、生长、繁育等规律,建立了适合我国自然和经济条件的条斑星鲽全人工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和具中国特点的亲鱼性腺发育人工调控技术模式及相关参数,实现了条斑星鲽的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电子标识编号:CA160000000610029530001 鲁ICP备2021036265号
© 主办单位: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邮政编码:266104
⟰ 单位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游云路7号 ☎ 电话:0532-89016518 ☏ 传真:0532-89016514